須澤、林桂蘭(須媽媽)

撰寫日期: 2024/01/02
更新日期: 2024/01/02

須澤先生1928年出生於上海,籍貫江蘇。1932年一二八事變舉家逃到漢口投靠伯父。高中時國共內戰,只好輟學入伍隨軍運送飛機及設備。須伯伯抵臺後先是到臺中水湳機場,1955年才任職於臺北空軍作戰司令部,住在部裡的簡陋鐵皮宿舍。1964年因為媒妁之言,須伯伯結識了小他十三歲、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的林桂蘭女士。1965年3月兩人結婚後先住在南機場的眷村房舍,10月改搬遷至煥民新村的66弄10號宿舍。此宿舍後改建為今大客廳的一部分。

住家原本只有四坪大,空間非常狹窄,吃飯、睡覺與起居都在一處。屋子前半是水泥屋頂,後半是瓦片屋頂,牆都是竹子糊泥巴。當時生活很苦,下雨時屋子漏水只能拿塑膠布接水,再用水桶盛接水。後來房舍經多次改建,改砌水泥牆,也往後擴建增設廚房和衛浴間,並加蓋二樓。須家在此宿舍住了近二十年,直至1985年才遷離改搬到附近同一巷子的大樓公寓。

須伯伯官階晉升得很快,婚後短短不到十年,一路從少校晉升為上校。他的興趣是下棋與唱京戲,在工作之餘會固定去票戲,還差點因此被總司令調去大鵬戲團。

曾在成衣廠車間工作的須媽媽受過裁縫專業訓練,懂得打版、剪裁,為響應「客廳即工廠」,還在家中從事家庭手工業接大量縫紉工作。她也親手縫製自己穿的旗袍、須伯伯的西裝褲,以及孩子們的衣物。手巧的須媽媽亦燒得一手好菜,包括逢年過節時桌上一定端上的珍珠丸子、須伯伯最愛的紅燒豬腳,以及自桿的麵疙瘩搭配自製酒釀加蛋的創意甜品「酒釀麵疙瘩」。領悟力高的須媽媽非常勤奮好學,她抱憾自己只有小學學歷,因而在小孩上大學後,她便開始上學,一路從弘道國中、延平高中的夜補校,到進入空中大學修業。

1975年左右,因蔣經國推行全民運動,有位救國團老師到社區教導土風舞,須媽媽便開始持續在蟾蜍山廣場跳舞。她還建議長子須文宏於大學加入「世界舞蹈」社團,現今他成為臺灣推動世界舞蹈的專家。須家的二兒子須文蔚則為知名作家,他筆下流露對家人、對蟾蜍山生活景況的惦念,近年也帶領多次走讀活動。

劉福來、孫樂年(劉媽媽)
劉福來先生1920年出生於山東陽谷,就讀空軍官校,因逢國共內戰成為流亡學生一路跋涉至四川,1949年來到臺灣才在此完成學業。他在屏東結識1934年出生於湖南益陽的孫樂年女士,並進而交往。1952/3年劉伯伯調職於蟾蜍山旁的空軍作戰司令部工作...
汪金榮(李媽)、李淳琳
李媽媽(汪金榮)為安徽人,與李伯伯(李春泰)相識結婚是經媒人牽線。1949年,夫妻兩人隨著軍隊一起從湖南坐船到臺灣;幾個月後,原擔任陸軍的李伯伯改報考空軍學校,考上後則到位在蟾蜍山的空軍司令部工作。
陳鎮渝先生
陳鎮渝先生,1940年出生於四川遂寧,國共內戰期間一家三代隨著擔任空軍管理相關職位的父親陳魁梧,於廣州乘坐軍用運輸機來到臺灣;大約在就讀臺東中學一學期後,因父親調職至臺北空軍作戰司令部而舉家搬遷到蟾蜍山,配給到與飛官同區的眷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