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生態

蟾蜍山又名內埔山,標高128公尺,為臺北盆地西南邊盆緣的小山,地質屬中生紀粘板岩系。此處連接南港山系,原始林雜生,林蔭下的地表植被以鬼桫欏、冷清草、姑婆芋、野薑花、山月桃、槭葉牽牛等禾本科為最多。此外還有大葉楠、山芙蓉、青楓、羊齒蕨等臺灣特有植物。

清領時代,蟾蜍山稱作拳頭母山,有原民棲息,為利農田耕種於山腳下開闢水圳供應水源;日治時期,此區域成為臺灣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地,設有辦公廳舍與員工宿舍,以及因應戰略挖坑道、闢路;二戰後國民政府來臺在此處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,大量眷舍依山闢建,形成今日的聚落群。隨著時間推移,原始林相受到影響,然因長期軍事管制人為開發少、聚落的漸進式構築過程與尊重自然的低密度營造、日常生活維持低度干擾,讓這裡的環境仍保有淺山的生態體系。

雖然原瑠公圳道因應都市計畫加蓋,少了蝦蟹魚、柳樹棲生,但居民的大量園藝植栽與農耕,加上老樹群落、山澗渠道與原始林相,讓此區成為上百種多樣性物種的棲地。日間受到人類頻繁走動的干擾,主要常見昆蟲、鳥類、蝶類。夜間則有蛙類、蜥蜴、蛇類、山羌、貓頭鷹、蝙蝠等現踪。這裡也有眾多臺灣特有物種棲居,如橡實蝸牛、斑蛾、面天樹蛙、蛇鵰(大冠鷲)、臺灣藍鵲、白鼻心、鼬獾等。

近年來在社區居民、動保與樹保單位、民族實中與臺北市政府的合作維護下,於蟾蜍山推動多項保育與環境教育;坐落停車場的兩棵老樹,正榕與大葉雀榕亦經提報為珍貴老樹受列管保護。此處已成為實踐都市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地。